【合德快讯】王振民: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早上好!

       首先,代表主办单位之一清华大学法学院欢迎大家来参加“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论坛”,感谢大家牺牲休息的时间参加这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新形势下中国律师行业的发展,我想它不仅仅是指的律师行业自己的事情,也是我们法学界、法律教育界非常关心的事情。跟在座的各位律师朋友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入大学法学法律,后来从事不同的法律领域。有些是从事法律的实物,有些是从事法律教学研究,我们见证了过去30年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每一个进度。在短短30年时间,我们感觉到中国的律师行业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由最初的不到200个律师,我看到过一个统计,1979年全国的律师数量不到200人,今天职业律师已经达到15万甚至更多。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律师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发达国家平均人口,每300人有1名律师,而我们国家经过这30年的努力,现在达到了每9000人有1名律师,跟原来相比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在九十年代初朱镕基总理当时有一段话:“在本世纪末中国需要至少30万名律师”,今天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前10年已经快结束了,我觉得中国律师行业一方面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来研讨。举办这个论坛的目的就是在回顾成绩的基础上,展望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为一个广义的法律工作者,包括律师、法学教育研究者,我觉得对未来中国的律师行业的发展有两个领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除了现在大家所从事的这些行业、领域之外,对未来的发展,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经济社会跟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但是我们以前大学法学院所培养的模式,我们所设立的培养目标跟今天律师行业发展的需求是有很大的脱节。我们今天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很多还是八十年代的,主要是适应当时计划市场经济的需要。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今天在座的很多朋友都非常了解,我们现在需要大量的律师,不仅能够处理国内的法律业务,需要一大批熟悉国际业务的法律工作者。 
    
  有些人说中国能够处理国际业务的律师,全国加起来也就1000人,甚至不到1000人,这不到1000人的律师已经被大量的外国公司聘走了,真正能够适应中国的公民、中国的企业对外交往需要的法律工作者,现在还没有一个法学院敢说我培养的人可以做这些事情,也就是我的产品是适应这个需求的。但是这一块业务又是大量的,每3天就有1起针对中国企业反倾销的调查,在报纸上几乎每1天都能看到这方面的新闻,这是我们整个法律服务行业一个巨大的缺失,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讨、去努力、去填补这么多的空白。而且中国的律师在未来国际经济贸易继续重构过程中也要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以前是普通的作用,未来我觉得我们中国法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重构,要提供积极的法律建议、法律意义。 
    
  我们以前基本上算是跟班,这整个秩序是西方的法律界构建起来的,显然,这么一个法律秩序是不够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我们中国法律界的参与要慢慢地发挥主导、甚至领导作用。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第一是参与,第二要逐渐地发挥领导与主导作用,这里需要我们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去提高我们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未来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二、对中国律师行业新形势下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还要深化对法治的认识,认识到我们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的法治使命和责任。律师行业不可避免地跟商业联系在一起,但是律师行业绝对不是商业,它是一个职业,我们有自己的职业使命、职业理念、职业理想需要追求,这些是超越商业的。各位律师每天的工作是赚钱的,但赚钱不是根本目的,那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要构建一个法治的国家,完善我们国家的法治。最近,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今年也是美利坚合众国成立220年,现代英国成立320年,如果我们回忆一下、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上这些朝代,如果一个朝代过了200、300年,这样的朝代会是什么样子?肯定是江河日下,这个王朝基本上是步入了晚年,最终走向消亡。但是我们看今天,尽管受金融危机沉重的打击,对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影响很大,但是有没有看到像中国的清朝、中国的明朝过了200年的时候,清朝过了200年的时候已经跟很多国家签订了割地赔款研究,我们要研究什么样的国家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的?我们今年是60岁,什么样的国家才能更长久?必须是法治国家,这是这些国家共同的心愿,只有法治国家才是真正能够长期持续的。 
    
  为什么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99年又把它写入《宪法》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法治是今天国家的生命所在。我们作为中国的律师行业,不管是从事一般的民事商事业,或者是其它的非诉讼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为中国法治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中国律师行业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跟踪和研究,得出了这么一点感想。 
    
  下面我们说一下作为一名法学教育的工作者,跟律师行业间需要加强联系。中国的法学教育和中国的法律职业基本上是两张皮,这个跟很多国家还不一样,我们还没有构成一个法律共同体。律师行业要关注中国的法学教育,积极地参与中国法学教育,培养未来的法律人才,这个方式有多种多样。像有些国家他们法学院的课程是由律师专业协会来规划的,你招多少人甚至都由律师协会来规定,法律系的学生自动进入法律行业。我们国家不一定是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法律职业界参与法律教育,大家互相地探讨法治建设的问题,我相信对双方都是非常有益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的辉煌,成立于1929年,在1952年以前清华法学院为国家也培养了一些杰出的法律人才,我没有说很多,因为我们历史上招生的人数非常少,尽管人数少,但是精英很多。大家都非常熟知的一些杰出的法学家,像(王铁涯、陈启强)先生,这些都是清华的毕业生。 
    
  从1952年到1995年清华大学没有法学教育,但是清华的毕业生有很多从事法律工作,这里面也产生了一些非常杰出的人,比如说我们原来司法部的部长(张国森)先生,清华大学正式恢复法学教育是1995年,到今天已经有14年的历史。我们一开始的定位非常明确,我们不会简单地去重复其它大学法学教育的模式,不是要去复制一个北大、或人民大学,我们一定要寻找自己在法治中国社会发展当中的定位。一个是强调复合型人才,既懂法律,又懂其它专业知识。第二、强调他的国际性,外向型的法治人才。从我们的导师队伍构成上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80%是在国外留学的。还有一点,我们强调跟法律事务界联系,把法律教育既变成一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同时,它也是专业教育,把理论教育、理想教育跟实物教育相结合。我们非常高兴跟法律实物界,尤其是律师行业加强联系。 
    
  今天这个论坛在过去已经有的联系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很高兴跟中国法律杂志社、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这个论坛,尤其是盈科,我们将来会有一些更深入的、全面的合作,也欢迎在座的其他的律师朋友积极地参与我们的合作。 
    
  最后,祝各位与会者身体健康、事业成功。谢谢大家!

  (王振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